close

2006.06.09  今日晚報
台北專訪/中時電子報總編輯郭至楨 文字整理/龔招健

    中時電子報總編輯郭至楨﹝以下簡稱郭﹞:不久前世界銀行調高全球的經濟成長率,其中以亞洲的調升幅度最高,您一直看好亞洲股匯市的投資前景,去年也有亮麗的表現,但包括台股在內的亞洲股市最近都大跌,以外資的全球觀點來看,後市如何? 

    寶源投顧總經理巫慧燕﹝以下簡稱巫﹞:影響股市最重要的三大因素包括利率水準、企業盈餘成長,以及目前股價是否在合理的水準,由於市場利率近年顯著上升,加上原物料價格飆漲,原本市場擔心的通貨緊縮已由通貨膨脹取而代之,加上去年全球股市漲幅已大,目前的價位已經不算便宜,未來幾年的表現不會像過去十年那麼好。 
 
    以全球經濟火車頭美國來說,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已把利率從幾年前的1%調升至5%,而且看來還要繼續調升,經濟成長也已趨緩,尤其房地產明顯降溫,另外Fed主席、財長等美國主要財經決策首長也相繼換人,市場充滿了不確定性,振盪幅度難免加大。 

    但幸好日本經濟已經明顯復甦,高速成長的中國、印度也成為亞洲經濟成長的新引擎,因此我們對亞洲市場的看法還是相對樂觀,風險明顯低於拉丁美洲等其它新興市場,在未來一年應該還有不錯的表現。 

    郭:從全球產業布局來看,重心有移往亞洲的趨勢,也帶動資金流入,會帶來甚麼樣的衝擊? 
    巫:我認為這是一個比較平衡的發展,不再以美國獨大;過去熱錢流入亞洲,資金的使用缺乏效率,造成過度投資、資源錯置,但亞洲歷經1997年的金融風暴之後,經濟體質已大幅改善,未來數十年亞洲的區域整合效益相當看好,例如東協及周邊國家的整合,甚至亞元的誕生,都可能帶來相當大的發展契機,對投資人來說,這也是一個分散布局的機會。 

    美國財政、貿易收支不平衡問題持續惡化,巨額赤字正處在歷史高檔,也是全球最大的負債國,過去美元是依靠亞洲中央銀行的買盤在支撐(買美國公債來壓抑本國貨幣升值),但近期亞洲央行開始調整以美元為主的外匯儲備政策,匯率由原本釘住美元改為一籃子貨幣,因此美債的買盤力道會逐漸減弱,對台灣投資人來說,未來長期持有美元或美債將面臨相當大的風險。 

    郭:美國利率仍有往上調的空間,而且美國赤字非常嚴重、佔GDP比重過高,有人擔心這個市場有崩盤的危機,投資人該不該避開? 
    巫:美元短線還可以撐一下,如果看未來三、四個月,美元因為利差的觀係,對各國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慢慢的我們看到各國也開始調升利率了,美元利差縮小;未來美國升息空間已經不大,最多從目前的5 %提高到6 %就已經到頂了。 

    而如果未來美國的經濟成長無法持續的話,Fed可能很快就會調降利率,支撐美元的因素一旦消失,各國央行原本以美元為主的外匯持有也會做進一步的分散,這將會影響到投資美國公債的比例,對於持有美元、美債的投資人,算是比較大的風險。 

    郭:原油價格已經在歷史高檔,一桶70美元以上,未來還是看漲嗎? 
    巫:我覺得油價背後有許多市場炒作的層面存在,尤其是很多對沖基金介入投機,若純粹回到供需面來看,二、三年之前國際原油價格一桶大多在20美元以下,現在跟二、三年之前相比,原油的供需其實並沒有那麼大的差別。 

    雖然近年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崛起,對石油的需求增加,但依全球的供需平衡來看,油價應該是每桶50元較合理,目前的價位已經有點高估,只是在對沖基金推波助瀾下,漲時會超漲,等漲勢結束時可能會大幅回檔,重演當年科技股大起大落的泡沫化走勢。 

    郭:金磚四國崛起,投資人該如何看待新興市場?如何操作? 
    巫:這方面的操作要區分長短線,並考量石油及原物料大漲給相關國家帶來的正反兩面影響,就投資標的來看有股票、債券兩大類,以往大家都是找股市漲比較多的像是印度,但我們發現近來投資人對風險的承擔力變低了。 

    目前市場價位確實比較貴,投資人需要降低高風險的投資部位,比如說把單一國家像是印度或是單一市場像是東歐的股票型基金改為全球平衡型基金佈局,這樣就可以降低新興國家系統性的風險;債券部位也不能偏廢,例如亞洲債券、新興市場債券都可以考慮。現階段投資新興市場要採一籃子策略,這樣會比單一市場殺進殺出的風險來得小。 

    郭:投資人最關心的就是如何設定自己的投資損益平衡,能否給投資人相對理性且具有潛力的投資組合建議? 
    巫:我自己在這個行業已經快廿年了,一開始也像一般投資人一樣喜歡追逐「明牌」,短線進進出出,但後來我逐漸體認全球市場有許多變化因素都是無法預測的。 

    像台灣921大地震、美國911 恐怖攻擊,因此首先要想好自己投資時間的長短,了解投資的風險屬性,有的人喜好高風險投資,有的人相對保守,建議投資時要回歸源頭,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原則上可以用100法則(100減掉自己的年齡,得到的數字就作為股市資產配置的百分比,其餘投資債券)、80法則或其它投資策略工具來降低風險,設定適合自己的股債投資比重。 

    這幾年來我覺得定期定額是一個很好的策略,自己也身體力行,這遠比短線進出的投資報酬率來得好,因為短線進出必須付出額外的手續費等交易成本,而且由於人性的貪婪和恐懼,想要買在低點賣在高點,往往做不到,不過前提當然是要挑對基金產品。 

    適合定期定額投資標的有三種。第一種是長期攀升的成熟市場小型股,像美國、歐洲的小型公司就不錯;第二種是新興市場,尤其是亞洲新興市場,它雖然在發展初期常常上上下下,波動較大,但長線還是會慢慢攀升;第三種適合追求穩健報酬的投資人,例如亞債、新興市場債就相當不錯。 

    郭:投資有個概念叫BUY AND HOLD,你認為這個概念還存不存在? 
    巫:這要看你BUY甚麼,HOLD甚麼,一個好的基金,是絕對可以BUY AND HOLD。 

    市場的變化非常快,需要很多專業的人才隨時為您把脈,過去散戶在台股佔很大的比例,但我相信投資越來越需要專業,一般散戶未來想打敗專業投資人或基金經理人的機率越來越小,因此投資人要篩選好的基金經理人、研究團隊,好的基金值得長期BUY AND HOLD。 

    郭:除了金磚四國,新興市場還包括南韓、土耳其、印尼、菲律賓等,外資、寶源怎麼看待金磚四國以外的新興市場?是不是同樣具備金磚四國的成長力、爆發力?是不是風險更高? 
    巫:我覺得有些反而風險較低,舉例來講,BRICs(金磚四國)其中有兩個國家在亞洲,包含印度與中國大陸,如果說今天要介入這兩個市場,比較好的方式是去買新興亞洲基金,會遠比買印度和中國單一市場的基金好很多,為什麼呢? 

    雖然現在印度、中國都有很大的改變,內需消費力量抬頭,可是真正的獲益國是哪些?以中國本身的起飛來看,市場是開放的,中國本身的國營企業競爭力不足,反而其他亞洲國家的企業受惠,例如台灣的中國內需概念股,以及過去幾年跟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的韓國企業,另外像香港、新加坡也明顯受益。 

    整個亞洲來看,香港、新加坡的金融業非常具有競爭力,台灣和韓國的科技產業最具競爭力,甚至泰國、印尼等國也不再是吳下阿蒙,因此受惠中國或印度經濟成長的企業並不侷限在這兩個國家境內,何況直接投資像中國大陸這類不成熟的市場風險反而較高,所以亞洲區域基金的經理人會就亞洲各國經濟受惠程度,依照各國的產業利基去挑選合適的投資標的,不見得要買當地國股票。 

    郭:整個亞洲繞著中國大陸發展,甚至賺中國市場的錢,台灣也有所謂中國概念股,但這幾年台灣中小企業紛紛前往香港上市,除了籌資比較方便之外,到底還有甚麼其它因素造成?您怎麼看這個微妙的變化,台灣股市未來會怎麼發展? 

    巫:我覺得最主要還是政策面造成的影響,台灣在過去二、三十年有非常長足的進步,但目前已脫離高成長時代,要進一步往加值型或新興利基型產業發展。 

    未來除了製造業,服務業也要能在大中華區或整個亞洲的區域板塊中佔有一席之地,但資金無祖國,當下沒把握的話,可能就拱手讓人了。 

    例如我們從以前就想要爭取亞太營運中心,這一塊我們原本有利基,但隨著亞洲其他國家、城市迎頭趕上,我們至今連兩岸直航都未談妥,這個利基基本上已經消失了。 

    現在台商紛紛捨棄台股到香港、甚至新加坡上市,主要問題出在政府對台灣上市公司到大陸投資的比例設限,這些公司不願意受到限制,加上其他國家非常有野心的去爭取台商企業上市,此一發展令人憂心,會讓台灣的經濟失血。 

    做為一個集資中心,香港一直做得非常好,包含整個體制、法令、會計制度等等非常健全,現在包括新加坡、韓國等很多國家紛紛想要去搶這個位置。 

    例如新加坡不斷減稅,要把餅做大,這部份來講,反而是我們的一個失誤,當人家在減稅,我們卻規定境外所得將來要納稅,你有沒有能力真的扣到稅? 

    還是把更多資金趕到國外去?很多政策思維,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觀點看,應該從整個大環境去看,我的競爭對手是誰?競爭對手怎麼做?我怎麼做?以資金無祖國的情況來講,錢要往哪裡流? 

    郭:當你把自己置身於遊戲規則之外時,就是自絕於市場之外了,所以不管是亞太營運中心到集資中心,都受限於政策的影響,而造成經濟快速萎縮。不過談到最後,我們還是要回歸到投資人身上。台灣目前面臨另一個問題,不斷的高齡化及少子化現象,如何為自己退休後生活做好理財規畫呢? 
    巫:退休理財規劃越早越好,現行退休金包含了基本社會保障、基本社會保險及企業提撥(包含企業提撥薪資6%及自行可提撥薪資6%)。 

    再來就是家族資金,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存錢。投資很重要的一塊就是基金定期定額投資,自己要幫未來退休計劃提早做準備,不能再仰賴養兒防老,像我推薦的美國、亞洲新興市場等等,短期波動高,但把時間拉長到10年20年,績效會比較好。 

    郭:現在養兒防老已不是個好的投資方式,在國際紛擾、政治因素干擾狀況下,自己存錢才是退休理財規劃最好的方式,怎樣找對好的投資理財方式呢?找到好的基金經理人,建立好的投資組合,才是比較妥善穩健的投資方式!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30501+132006060900883,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cy0411 的頭像
    ccy0411

    大熊貓小部落

    ccy04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