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記者陳芝艷/台北報導

利用簡單的加減乘除,就可以靠理財讓自己過得更幸福。華僑銀行副總經理周筱玲昨(16)日說,所得除慾望就等於幸福快樂的指數,控制物慾把分母變小,再把所得拿來做適當的加減乘除,就能輕鬆提高幸福指數。遠東銀行副總經理喻芝蘭也表示,目標實現值除目標期望值即等於幸福。 

由經濟日報主辦的「2006財富人生博覽會」一連三天,昨天是最後一天,適逢星期日,吸引了大批人潮。 

在一場以「幸福理財術—你要會的加減乘除」論壇中,由政治大學商學院院長周行一擔任引言人,周筱玲及喻芝蘭與談。三人還準備了標示著加減乘除的紙板做為道具,吸引聽眾注意。 

加 充實理財知識+耐心 

周筱玲說,理財加法指的是投資加耐心、理財知識要努力加倍了解、財務安全加保障。散戶最常犯的錯就是在股市追漲殺跌,忘記當初投資時設定的目標,所以往往賠錢居多;金融商品的設計變化太快,多充實理財知識投資成功的機會才大;此外,由於人生存在許多不可測的風險,隨不同階段替自己或家庭增加保障也是很必要的。 

喻芝蘭和周筱玲都認為,加強投資自己,不管是在職場上或人脈的累積上也很重要,喻芝蘭並建議社會新鮮人應該把薪水的一部分拿來加本事,想在工作三、四年後薪水加倍並非難事。 

減 收入-儲蓄=支出 

減法的運用上,喻芝蘭說最簡單的就是牢記「收入先減掉儲蓄,才是支出」這項公式,儲蓄下來的錢要有專款專用的概念,如拿來用在存子女教育金、退休金。也可以減掉不熟悉的投資工具,留下自己熟悉可以掌握的投資組合。 

乘法力量大,周筱玲認為除了應善用七二法則,也提出「理財五絕」,一是絕不過度消費;其次是絕不忽略小錢,日常生活中可從開始節流;投資股市也絕不要聽信明牌;絕對要積極面對自己的財務;最後是未達目標絕不放棄投資理財。 

根據調查,國人的平均退休年齡為65歲,但多數上班族卻在45歲時才開始認真規劃退休。 

周筱玲特別提醒,一般來說女性的平均壽命較男性長,平均收入卻較男性低,在規劃退休時女性更要有憂患意識及早開始。由於台灣的定存利率仍低,建議規劃退休時可把部分資產放在可對抗通膨的工具,如房地產、黃金或不動產證券化等商品上。 

乘 加強投資 小錢變大 

喻芝蘭強調,乘比加的效果更大,投資上應該乘勢而為,留意市場長期的趨勢,順著趨勢做投資。喻芝蘭和周筱玲都認為,目前日本股市就是投資人可以趁勢投資的例子。 

周筱玲說,還有一種趁勢而入的投資法,就是一般人在觀察到消費市場中如奢侈精品、電玩遊戲市場開始熱絡時,除了當消費者,也可以用投資趁勢成為相關商品的股東。 

除 加強保障 除去風險 

至於除法的運用則和加減乘息息相關,周筱玲說,如要除去風險就必須靠加強保障,喻芝蘭則是建議除去不好的消費習慣,才有錢加碼投資,發揮乘的效果。 

【2006/04/17 經濟日報】

http://udn.com/NEWS/STOCK/STO8/3265748.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cy0411 的頭像
    ccy0411

    大熊貓小部落

    ccy04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