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鮮活職場/14版 鄭圭雯
提升英文程度對職場的重要,已經不再只是老生常談的教條。現在已經有不少企業將英語列為企業內的官方語言,開會、寫報告都得用英文,想升官沒有好的英文程度,根本沒機會。
根據104人力銀行的調查,有47%的上班族考慮在未來3個月內轉職,其中對明年轉職感到樂觀的只有28%,大家最擔心的是自己的專業技能不足。其中針對語言能力做準備的最多,有25%正努力進修外語,而全民英檢與多益測驗出現後,更把90年代就出現的英語學習風帶到另一個高點,根據估計這個進修市場1年至少創造250億產值。
設想這樣一個情景:有一家科技公司參加國際競標,因為業務人員簡報時,聽不懂國外客戶用英文問的問題,竟把機會拱手讓給另一家競爭者……
類似的經驗,大多數在全球打天下的台商企業都遇到過。現在,英文能力,已經不是外商公司用人的特殊需求,本土企業更顯迫切。「英文能力變成基本配備了!」104人力銀行總經理楊基寬就斬釘截鐵地指出。
英文是找工作的基本條件
國泰金控2年前就說「英語佳為升級條件之一」,曾有科員一直無法升股長,就是英文不佳;從2000年開始,聯電規定英文要到一定程度,否則不能升級;和泰汽車則是把所有的視訊會議改以英文為主,還要求英文成為升遷的必備條件:多益測驗(TOEIC,英語會話能力測驗)最少要600分(滿分990);副理級主管分數至少要680、經理級730分。
中國信託董事長辜仲諒將公司內部簽呈轉為英文化,主管會議全面英語化,中信金副總以上的高階主管英文能力大多要達英語母語標準;富邦金控目前高階主管幾乎全來自外商銀行,上層長官英語頂瓜瓜,自然讓部屬有進修英文的壓力。
有50年歷史的士林電機日前決定,晉升中、高階主管的條件之一是通過英語或日語考試。士電總經理特助謝漢章說,若要升課長,須具備基本英文或日文會話能力;要升經理,得具備商用書寫與溝通的能力。
台灣英文沒有國際競爭力?
但是英文卻是台灣人相當弱的一環。根據ETS(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公布,2002到2003年台灣TOEIC(多益測驗)成績平均分數523分,在亞洲各國排行第8名,輸給新加坡、香港、南韓、泰國。
更糟糕的是,先前104教育網曾經做過調查,在720位國立、私立大學的大二、大四學生中,外文系的平均分數492分,非外語系學生則是397分,但是本土企業平均要求的多益成績是492分,外商企業則要 558分,顯見年輕人的英文程度根本不敷使用,甚至連簡單的英文書信往來都成問題,更別提英文對答或商業談判了。
正因為英文能力與職場需求出現落差,愈來愈多的主管單位,幾乎是「下達命令」般地要求員工、學生勤練英文。宏碁電腦董事長王振堂宣布「英語將成為集團的官方語言」後,公司內部網頁隨即改為英文,自此之後,不少宏碁員工白天上班,晚上補習英文。
輔大畢業的小茵因結婚而暫時退出職場,小孩上小學以後,她打算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便鎖定了航空公司地勤人員;高中畢業就沒碰過英文的她,上個星期已經報名補習班,準備參加多益測驗。
「再不提升英文,我看我連餐廳服務生的工作都找不到」,看著網站上,Friday餐廳要求員工具備基本英文溝通能力,小茵苦笑著。
外語進修市場商機大
這種外語成為工作競爭力的盛況造就滾滾商機,教育部社教司的資料中指出,台灣每年有300萬人到補習班補習英文,共花費近200億台幣,等於每人每年花6700元。這還沒算上教材市場、小型的個人家教,以及愈來愈蓬勃的線上學習市場。
許多上班族開始當起老學生,拚命學外語,造就1年約有250億的產值,尤其是多益與全民英檢出現後,更把學英文的熱潮炒到最高點。
「全民英檢變成全民運動了!」老字號美語補習班科見的副總經理張一慈,手裡拿著相關的報導發出感慨。為此,科見還推出24本全民英檢的教材和專門班。多益測驗每個月報考人數成長2成以上,前年有6萬人報考,去年則突破10萬人。
- Nov 22 Tue 2005 13:08
不會英文? 就等著被淘汰!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